——紀念《資本論》發表150周年
我第一次讀馬克思的《資本論》是在1949年,那時我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係學習。學校為全校師生開設了兩門公共課,一門是社會發展史,由侯外廬教授講授;另一門是政治經濟學,由胡明教授講授。以後在蘇聯學習,政治經濟學是重點課程,要學習兩年——四個學期,每周四節課,自然又要讀《資本論》。回國以後在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教育學,講到馬克思教育思想時也總要提到《資本論》。但是,似乎並沒有學透學懂。今天再一次閱讀《資本論》,感到又有一些新的體悟。
一、《資本論》中馬克思對個人的全麵發展的曆史考察
《資本論》是一部研究資本主義生產和發展的著作,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裏寫的:“這部著作是我1859年發表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續篇。”[2]但談到資本主義生產,總要談到人,而且正是資本主義生產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進程,改變了個人的地位和作用。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對個人的全麵發展做出了深刻的考察和分析。
(一)大工業機器生產把人變成機器的工具
在《資本論》第十三章,馬克思集中討論了生產和人的關係。馬克思用曆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對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進行了考察,認為由於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社會生產勞動分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已經不是抽象意義上的人,而是經濟範疇的人,是背負著階級關係的人。馬克思在序言中說:“不過這裏涉及的人,隻是經濟範疇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階級關係和利益的承擔者。”[3]所以,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時,用了很長篇幅談到資本主義生產對工人階級的剝削,特別是對婦女和童工的摧殘,同時也指出未來教育的出路。可以說,《資本論》第十三章集中反映了馬克思對教育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