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三卷:高等教育蘇聯教育

高等教育的多樣化與質量的多樣性[1]

字體:16+-

據“十五”計劃綱要,至2005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到20%左右,這標誌著我國高等教育將提前進入大眾化階段。其實,這不僅僅是數量概念,同時也預示著高等教育從精英走向大眾以後,除了量的變化以外,還有質量的變化而引起的高等教育的一係列變革,包括財政與管理、學生入學與選拔、課程與教學、教學與科研、教師的職能等。因此,僅從擴大規模上來理解高等教育大眾化是不夠的,必須全麵研究高等教育從體製到培養模式的改革。本文隻從高等教育的結構和水平上談點個人的看法。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是客觀趨勢。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必然伴隨著高等教育結構的多樣化、多層次化。一方麵,科學技術的發展伴隨著生產的現代化、社會生活的現代化,必然需要多種多樣的人才;另一方麵,青年求學的要求和他們自身的能力是多樣的,要滿足他們多樣的要求,高等學校也需要多樣化。這可以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從單一性向多樣化的發展中看到。例如,日本戰後按照美國的模式改造高等教育,把絕大多數高等學校都改建為四年製的新製大學,隻有小部分高等學校因不合格而作為短期大學暫時保留下來。但是這些短期大學卻有很強的生命力,很受日本青年的青睞,它培養的應用性人才很受社會的歡迎。以至到1964年,日本國會不得不正式承認它為高等教育永久性學製。為適應20世紀60年代工業發展對技術工人的需求,日本政府於1961年又設置了高等專門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學製5年,培養技術工人。隨著高中階段的普及,1974年日本開始又設置了為高中畢業生做職業準備的專修學校。美國20世紀初出現的二年製初級學院,當時是作為彌補大學基礎教育不足而出現的,開設轉學性(學術性)、終結性(職業性)兩種課程,但終結性課程受到了社會和青年的極大歡迎,發展很快,到20世紀50年代發展為以服務於社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社區學院。在1960—1970年的10年內,社區學院在校學生從66萬人猛增到250萬人。到1980年,全美有社區學院1231所(其中公立1049所),占高校總數的1/3,在校學生已達480萬人,占全美大學總數的40%。法國、德國也是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短期高等教育。為什麽這類學校發展這麽快呢?就是因為這類學校適應了當時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同時又滿足了大批青年升學的強烈要求。從這些實際是否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社會越是現代化,高等教育越是大眾化,高等教育的結構也越是多樣化、多層次化。因此,我國在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貪大求高,要更多地舉辦短期高等教育機構。這種機構投資少、見效快、能滿足社會的多種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