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麽高等學校的教師也要學點教育學?
過去,一般認為隻要有學問的人就可以當大學教師,可以不學習教育理論,也不大講究教學方法,隻要能把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講清楚,就算是一個好教師。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一般地說,課講得好的教師是懂得教育規律、講究教學方法的,隻不過沒有提到理論上來認識罷了。我們要按教育規律來辦教育。教育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按照教育規律辦事,就會收到好的教育效果,違背了教育規律,就達不到好的教育效果。不過,以前沒有人專門去研究高等學校的教育理論,因此在實際生活中被誤認為在高等學校教書可以不研究教育理論和不講究教學方法。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近10多年來,這種誤解已經逐漸被打破。許多國家開始研究起高等教育的理論來。例如,美國有全國高等教育學會,許多大學的教育學院裏設有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加拿大有一個蒙特利爾教育研究所研究高等教育;新加坡設有亞洲地區高等教育與發展研究所;日本廣島大學設有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其中的許多組織是國際性的,如廣島大學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廣島大學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1976年開過第一次國際討論會,1980年開了第二次討論會,去年(1982年)1月又開了第三次討論會。蘇聯過去隻研究中、小學教育教學的規律,近年來也十分重視研究高等教育的規律,而且出版了好幾本高等學校教育理論的書籍。如瓦西列依斯基的《高等學校課堂教學》;季諾維耶夫的《蘇聯高等學校教學過程》;莫斯科大學出版、加班諾夫主編的《社會科學教學法基礎》和《高等學校教育學》文集;馬爾丁諾夫主編的《高等學校教育學課程的教學》;瓦西裏耶夫主編的《高等學校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理論問題》以及阿爾漢格爾斯基主編的《高等學校教學理論講義》和科貝利亞茨基主編的《高等教育學原理》等。蘇聯近年來規定,凡是要當大學教師的人都要學習“高等教育學”這門課程。1978年,蘇聯高等和中等專業教育部公布了這門課程的教學大綱,該大綱分3個部分,12個課題,共需50個課時(講課34課時,課堂討論16課時)。1982年,蘇聯又公布了《高等學校教育學和心理學原理》的新的教學大綱,把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講授結合起來(參見《外國教育動態》,1980年第6期和198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