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有入學機會的公平、教育過程的公平,而最終的公平應該是使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發展,都能獲得教育的成功。一個學生本來形象思維比較好,喜歡文學藝術,如果偏要讓他學奧數,豈不是對他最大的不公平?一個學生動手能力很強,創造意識很強,如果偏要讓他去學理論的學科,豈不是對他最大的不公平?有些家長明知自己的孩子學習平平,但偏要讓孩子上重點學校、重點班、實驗班,結果孩子的學習越來越跟不上,越來越自卑,這就是沒有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的結果。相反,如果給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他們就能得到發展。2005年筆者在黑龍江省呼蘭縣(今為呼蘭區)參加會議,清華大學一位學生介紹自己的經曆,他說,在初中時因為學習成績不好,父親讓他輟學,老師去做家長的工作,說:“這孩子喜歡畫畫,讓他上學吧,將來可能會有出息。”父親答應了,後來他考進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這就是很典型的成功的例子。所以,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體現了以人為本、人盡其才的思想。
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是現代社會多元化人才結構的要求。古代社會的人才結構是二元對立的,不是人上人,就是人下人。而現代社會的人才結構是多元的,現代社會需要多種多樣的人才。什麽人是人才?筆者認為,隻要有社會責任感,勤奮努力,為社會做出一定貢獻的人就是人才。最近媒體報道,香港大學給一位勤奮工作幾十年的清潔工頒發榮譽博士學位。這是尊重人才的典型事例。天才是人才中的精英,極少數人才能達到。正如《教育規劃綱要》所指出的,現代社會需要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