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十二卷:譯著

第二章 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和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政策和國民教育製度的基本組織原則

字體:16+-

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前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條件

資本主義製度作為社會經濟結構是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條件下確立起來的。在歐洲國家,它代替封建製度是資產階級革命或者以資本主義關係逐步代替封建關係的結果。資本主義在歐洲國家的發展用了200年,從17世紀荷蘭和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為開始,並以19世紀中葉的資產階級革命為結束。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沒有發生人民群眾用武裝暴動的形式消滅封建關係的革命。德國184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俄國1905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沒有徹底廢除封建關係,在這些國家,資本主義是在保存封建製度殘餘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

在美利堅合眾國,資本主義是隨著第一批英國移民在北美建立新的國家而發展起來的。澳大利亞也是同樣的情況。這兩個國家的資本主義製度是在發展商品經濟的基礎上,在沒有封建製度的情況下確立起來的,因此資本主義在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確立得最全麵和徹底。

在各個國家,資本主義不僅形成的曆史時期不同,發展的速度也不同。古典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長時期以掠奪廣大的殖民地來鞏固自己的經濟地位,擁有無限的原料產地和廉價勞動力,壟斷銷售市場。其經濟形勢的表麵穩定性並不促進生產的快速發展。較晚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並不得不在緊迫的曆史時期內趕上自己競爭者的國家很快就在經濟發展速度上追上去,並要求在世界性掠奪中有自己的一份。如為了掠奪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德國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前工業發展水平落後的日本和意大利,戰後快速地趕上、超過自己的對手,並具有了高速度發展的工業生產。

各國資本主義關係形成的不平衡對教育思想的發展、對教育政策和建立學校製度的原則具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