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問題
教學內容的修改及其完善問題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學者和教育家們的研究項目。資本主義國家學校的教學內容受到許多世紀以來傳統的影響,而這種傳統是與剝削階級社會提出的教育目的相一致的。這些傳統是在二三百年間形成的,而且在社會製度中具有牢固的基礎。在這種社會製度的條件下,特權階層的子女和勞動人民的子女被指定執行社會中不同的職能,因而應當相應地受到不同的教育。這個總方針即使在當前條件下也繼續保持了其作用,雖然在外表上發生了一些變化。
給學生以“選擇今後事業的自由”的無數教育類型、方向和領域以及教學的個體化,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當代教育的官方觀點的基石。“選擇的自由”和個體化被宣稱為最進步的思想,它不可避免地造成社會的富裕階層和貧苦階層子女在受教育中的極大差別。
20世紀50年代末在資本主義國家開始了對實用主義教育學和行為主義主要思想的批判,進行了某些嚐試以形成更完善的、有關普通教育內容的學說。在美國,傑羅姆·布魯納的教學論可以歸在這些學說之中,它要求徹底改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但是布魯納的思想沒有反映在美國一般學校的教學改革中,僅在高級中學的學術科中得到有限的運用。
資本主義國家開始成立專門的科學委員會,其任務是編製新的、完善的教學計劃,特別是理科的教學大綱。這是由兩方麵原因引起的: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技的發展,二是中學教學計劃中文科課程一向占優勢。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這些委員會做了大量工作,使理科教育現代化並使其內容成為更科學、更清楚的體係。但是,各種委員會以及個別學者的建議對改變資本主義國家一般學校的教學內容沒有起到什麽影響。新思想主要隻是在培養“經過選擇的人”,即培養尖子的那些學校或在普通學校的那些班組範圍內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