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十二卷:譯著

資本主義國家教育製度的特點,資本主義國家的教育危機

字體:16+-

各資本主義國家教育製度的形成不僅直接取決於社會製度,而且也受具體曆史條件、社會經濟和政治發展的特點以及固有傳統的影響,它們既反映在學校結構上,也反映在學校的名稱上。但是在這一切形形色色之中也有共同的特點,不僅在國家學校政策的基本原則和方向上有共同的特點,而且在學校的內部結構上也有共同的特點。

一些國家在曆史上形成了管理學校製度的地方分權和州(美國、加拿大)、區(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省(瑞士)的自治,它們有權選擇學校結構、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計劃各種類型學校的發展和經費,這就大大方便了統治階級保持和加強對教育的壟斷。法國在教育製度的管理上確立了嚴格的中央集權製,但在教育製度範圍內也實行社會分化,表現在為勞動人民子女設立的死胡同式學校和為社會上層設的完全中學。

在資本主義國家的學前教育機構一般容納很少一部分適齡兒童。它們不被包括在教育製度中,其中大多數是私人機構。它們由教會、宗教團體或私人開辦和支持。

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教育製度結構包括普通學校、職業和技術學校、中等專業學校和高等學校。

普通學校的結構具有各種類型、階段和名稱,但是在建立學校的基本原則、教學任務和性質上,所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具有許多共同點。

小學(初等學校)作為勞動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最普遍的形式,主要是以實質教育的理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小學的學習年限在各國不同:在美國是6~8年,挪威7年,英國6年(5~7歲為幼兒學校,7~11歲為小學),日本、比利時和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的個別地區為6年,法國、意大利為5年,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瑞典為4年等。在許多國家(美國、英國等),小學生按能力分組(分成A組、B組、C組,有時還有D組、E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