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把高等學校都稱為大學,這與歐美對大學的理解不同。大學,英文為University,原意是“組合”,後專指學術團體組織。因此,早期大學一般有4個學院,即文學院、神學院、法學院、醫學院,以人文學科為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工業革命以後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的係科逐漸擴大,理工科逐漸占據了主要地位。但大學對高水平學術追求的思想沒有改變。因此,在歐洲,大學曆來都是指本科以上教育的機構,單種技術性的、短期的高等教育機構一般不能稱為大學。在中國,情況就不同了,凡是高等學校都稱為大學。這就混淆了高等教育的層次結構,也為中國高等學校的同質化埋下了隱患。
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已經從精英教育發展到大眾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即使工業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也沒有超過10%,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下子膨脹到50%以上。這就使高等教育的性質發生了變化。眾所周知,大學的教學、科研、服務三大職能也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而大學傳承文化、創新知識、創新思維方式、培養人才的本質沒有變。高等教育大眾化以後,其職能就要有所調整,有所分工。大學就分化為研究型大學、以教學為主的大學、技術學院等。不同的大學有不同的職能。
中國高等學校統稱為大學,這就混淆了不同高等學校的職能,因而同質化現象相當嚴重。今天厘清這個問題,明確各類學校的職能,這是不是可以說是對我國大學的理性思考?中國有一種攀比文化,稱為“大學”似乎身價較高,稱為“學院”似乎低人一等。為了遷就這種文化,大學名稱可以不改,但職責目標需要明確,才能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大學本身也才能得到發展。
大學原本是象牙之塔,工業革命以後走向社會、走向市場,特別是20世紀後半葉,學校規模擴大,學校與企業的聯係加強,凸顯了大學的服務職能,也促進了大學科研、教學的發展。但同時也增加了大學功利主義傾向,造成大學理性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