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十一卷:雜篇

《中國高等教育:多樣化與教育教學質量》序

字體:16+-

王義遒教授是在北大任教的物理學家,但從1985年開始擔任北京大學的行政管理工作,先後擔任教務長、副校長和常務副校長等職。20世紀80年代初,正是我國教育受到“**”的破壞開始恢複時期,學校百廢待興。王義遒教授在恢複北京大學教學秩序、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方麵做了大量工作,同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王義遒教授善於思考,在領導學校工作時不是就事論事,而是高屋建瓴,抓住問題的要害,通俗易懂地提出自己的觀點。1997年出版的《談學論教集》就是他指導學校教學工作的經驗體會。該書既談到教師怎麽教,又談到學生怎麽學。他讓我作序,我讀了很受啟發,至今記憶猶新。

今天收到他另一部著作《中國高等教育:多樣化與教育教學質量》,拜讀之餘更感到他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見解十分精辟。此書是論文集,內容非常豐富,可以說涉及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方麵麵,但又有所側重。其中談論最多的是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多樣化問題。1999年我國高等學校擴招以後,高等教育迅速進入大眾化時代。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高等學校片麵追求高大全,專科想升格為學院,學院想升格為大學,都想辦成綜合性大學,同質化現象日益嚴重。王義遒批判了這種現象,認為高等學校的趨同化、千校一麵是中國高等教育存在的嚴重問題和前進的主要障礙,而多樣化則是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方向和關鍵。作者對“多樣化”的內涵做出了科學的界定,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

二是論述了一流大學與大學精神。作者認為一流大學應該對國家的發展起到引領作用;一流大學的主要標誌應是國際公認的學術成就和學科水平,而建設一流大學的關鍵是大學領導人。同時,大學是最高學府,是文化組織,因此構建一流大學不能僅僅依靠物質,更重要的是精神。作者對於大學精神,以及北大精神寫了多篇文章,對大學精神的內涵、形成、表述和功能等做了詳細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