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十卷:綠葉集 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

繼承與創新:中國教育現代化之路[1]

字體:16+-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就提出,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在我國建立起比較成熟和完善的社會主義教育體係,實現教育現代化。怎樣才能實現教育現代化?隻有繼承與創新,唯此一途。繼承就是繼承和發揚我國文化的優秀傳統;創新就是在繼承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吸收世界一切文明的優秀成果,創造一個全新的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係。

任何國家的教育都離不開本國的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教育原本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它又有自己的特點。教育的本質就是傳承文化,創新知識,促進人的發展。教育對文化起著傳承、選擇、改造的作用。教育傳承文化,不是把傳統文化一股腦兒地傳下去,而是根據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要求加以選擇,把優秀的、符合時代發展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傳授給下一代,摒棄一些不符合時代要求的腐朽的文化,這就是通常說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同時還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造,創造具有時代精神的新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教育的影響是巨大的,其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麵:(1)重視教育,把教育作為立國立民之本的教育價值觀。《學記》開宗明義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就在於格物致知,修身養性,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2)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教育價值觀。教育目的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個人的學習同國家興亡的命運聯係在一起。因此總是把德育放在首位,教育首先要教育學生做人。(3)“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孔子在《論語》中說:“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後人馬融解釋說:“言人所在見教,無有種類。”就是說,人在於教育,沒有種類之分。(4)重視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5)學思結合的教育方法。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把學和思辯證地結合起來。此外還有啟發式教育原則、教學相長原則等,都是值得今天繼承和發揚的寶貴教育遺產。當然,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一些落後的不符合時代要求的內容,例如,重男輕女的思想,學而優則仕的教育價值取向,重經典輕技術的思想以及提倡服從、壓抑個性的教育思想,等等,需要加以分析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