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十卷:綠葉集 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

“愛心”如何釋放[1]

字體:16+-

——給家長們的幾點建議

教育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石,關係到兒童的健康成長,也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因此,教育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當前教育競爭激烈,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忽視兒童良好品德行為的養成,損害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引起社會各界的嚴重關切。教育的激烈競爭,反映了社會的矛盾和競爭,同時也受到陳舊的教育觀念的幹擾。我們要正視現實,既要認識到現實社會的矛盾,又要認識到兒童成長的規律,爭取每一個兒童都能健康成長,都能在社會上獲得成功。

首先,要認識現代社會人才的多樣性。現代社會是一個人才多元結構的社會,區別於舊社會的二元結構。什麽是人才?熱愛祖國,愛崗敬業,誠信負責,為社會做出一定貢獻的就是人才。人才具有多樣性、層次性,正如胡錦濤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的:“我們要通過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努力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經濟社會不斷變革,社會需要多種多樣的人才,都需要各級各類學校來培養,並不是隻有幾所一流大學才能出人才。教育不能用一個規格、一種模式來培養人才,而是要提供多種規格和模式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各種人才。

其次,要認識兒童天賦的差異性。這在心理學界已有共識。普通的孩子智商在100左右,但有些孩子的智商可以達到120,甚至130。我們應該承認有特別聰明的孩子,但這是極少數。另外,多元智能理論也給我們提供另一種認識,就是每個人都具有多種智能,但每個人的智能結構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語言智能比較強,有的孩子數理邏輯智能比較強,有的孩子運動智能比較強。單從思維來講,就有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之分。而且思維的品質也會有許多不同。思維的品質包括思維的邏輯性、敏捷性、深刻性、開闊性。有的孩子思維很敏捷,反應很快,但不深刻;有的孩子思維比較緩慢,但能深思熟慮;還有些孩子喜歡鑽牛角尖。至於非智力因素,如一個人的性格、氣質,更是千差萬別。因此,教育要遵循兒童發展的規律,照顧到不同兒童的差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