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這是我的教育信條。教育是愛的事業,這種愛,不同於父母之愛子女。這是一種對祖國的愛、對民族未來的愛在教師身上的體現。是一種無私的愛,不求回報的愛。怎樣做到真正對學生的愛?首先要相信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才。其次是要理解學生,理解學生的需要——學習的需要、休息的需要、玩兒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特別是人格尊嚴的需要。怎樣做到理解?就要善於與學生溝通,首先要善於傾聽,傾聽學生的心聲,同時要把老師的心聲和學生交流。教育的愛是建立在師生相互信賴的基礎上的。這種愛將是巨大的教育力量。
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每個兒童天生是個好奇者,天生有創造性。教師、家長都要從小保護兒童的好奇性,逐步根據兒童的發展需要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最強的動力。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就是在學習活動中加以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就能激發他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以激勵為主,促進學生學習的成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常常記起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學生到十二三歲時還沒有興趣愛好,做老師的要為他擔憂,擔心他長大以後對任何事情漠不關心,成為一個平平庸庸的人。”因此,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於專業誌向,同時培養他們對專業誌向的執著,克服困難的毅力。如果做到這一點,學生一定能夠成才。
我不大提倡“報恩”,而應提倡責任。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對父母要盡責,對家庭要盡責,這就是要孝敬父母;對學校、對老師盡責,這就是要好好學習,尊敬老師;對社會負責,對國家和人民負責,就是要努力學習,將來努力工作,遵紀守法,為祖國和人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對自己盡責,就要珍愛生命,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和工作。做到保爾·柯察金所說的:“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隻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