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和探索的一種新的樣板,筆者不想用學術性、專業性的理論去分析論證“學本式卓越課堂”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筆者嚐試運用黨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發展理念來探討“學本式卓越課堂”對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和發展的樣板價值。
1.創新精神。如前所言,“學本式卓越課堂”是對“卓越課堂”的創新和發展,“學本”是學習借鑒國內外多種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經驗後的創新和發展。沙坪壩區沒有囿於市教委文件要求的“卓越課堂”,不是機械盲從,更不是畏難抱怨,而是從本區的實際出發,積極主動地,創造性地實施落實“卓越課堂五年行動計劃”,創新性地提出了“學本”思想和觀點,引領了全區“卓越課堂五年行動計劃”的實施與落實。他們的三年實踐探索很好地體現了“卓越”的內涵:與眾不同,超越一般,很好地體現了“不唯書,不唯上”的創新精神,符合創新的發展理念與要求。
2.協調統籌。大麵積的區域推進是各種改革的難點所在,教育教學改革也不例外。沙坪壩區“學本式卓越課堂”的實踐通過協調統籌很好地解決了區域推進的難題。該區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督導部門、教科研機構和中小學校共同響應,四方聯動,分工合作,協調同步,形成合力,統籌推進了全區域、全部學校、全體人員的參與和實施,有效地解決了組織統籌,經費保障,考核評估,專業引領,校本研修等區域推進的具體問題。
3.綠色生態。一種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應該是具有發展的可持續性和生態的和諧性的。在“學本式卓越課堂”建設的實踐中,沙坪壩區製定了“卓越課堂”推進“兩步走”戰略,第一步,前三年100%達到“規範課堂”標準。第二步,後兩年60%達到“高效課堂”標準、20%達到“精品課堂”標準。為完成這一戰略,研製了教師教學能力考核機製:每年9月至12月開展全區大練兵。第一年“樹樣板”,舉行優質課競賽;第二、三年“補短板”,舉行過關課展評,不合格教師需接受培訓幫扶再考核。三年累計參加校級“練兵課”教師多達6032人,參加區級競賽課和展評課教師達1123人。教師素質的提升,抓住了課堂教學質量提升中的“牛鼻子”,保證了課堂教學改革的生態和諧和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