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的教育思想遺產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時期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姓孔,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出身於沒落的奴隸主貴族家庭。孔子少年時代貧且賤。15歲立誌於學習,在“而立”之年,從事創辦私學的教育活動,行教四十餘年。在封建社會被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在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上對中國古代教育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教育與政治的關係上,孔子主張通過教育可以把社會的政治思想、倫理道德觀念傳播到民眾中去,從而對政治發生影響。在教育與經濟的關係上,孔子認為一方麵教育必須依賴於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麵教育又優先於經濟,“民無信不立”,隻有通過教育才能使統治者取得民眾的信任。在教育對人的成長和發展的作用上,孔子主張“性相近也,習相遠也。”[1]孔子認為無論什麽人,隻要肯努力學習,就一定能獲得成功。他認為自己就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在教育對象上,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意思是說,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和權利,沒有貧富、貴賤、地域等區別。在教育方法論上,孔子強調啟發式教學。他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2]意思是說隻有學生處於“憤”、“悱”的心理狀態下,有求知的欲望或動機而又發生困難時,教師再去啟發他,這樣自然就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啟發式教學的關鍵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善於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適時施教。
在道德教育原則上,第一,孔子主張立誌樂道。意思就是教育學生確立遠大目標和理想,眼前利益必須服從遠大理想,要有崇高的精神、道德追求。第二,主張克己自省。就是說,道德修養的核心是貴在嚴以責己,培養道德自覺,克製和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道德規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4]第三,改過遷善。孔子把道德修養的過程稱作發揚優點、長處和改正過失、克服缺點的過程,聞過則喜、見過自訟。第四,身體力行。孔子主張慎言敏行、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