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一個教育機構,因此“教育性”應該是學校的基本特性,學校的一切活動,從教學到管理直到後勤服務等,都應該體現“教育性”。學校的其他特性都是以這個特性為基礎和前提的。所以,認識學校的性質,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深入理解“教育性”的內涵。而要深入地理解“教育性”的內涵,就必須從理解“教育”概念開始。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使用“教育”一詞。日常生活中“教育”概念的用法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作為一種思想轉變過程的“教育”,像“我從這部影片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中的“教育”;一類是作為一種影響兒童成長方法的“教育”,像“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麽教育孩子的”中的“教育”;再一類是作為一種特殊社會製度的“教育”,如“教育是振興地方經濟的基礎”中的“教育”。比較起來,在這三類用法中,最基本的還是第一種用法,因為無論是作為一種方法的“教育”,還是作為一種社會製度的“教育”,如果不伴隨教育對象深刻的思想轉變過程,都很難稱得上是真正的或完全意義上的“教育”。
(二)“教育”的詞源
在現代英語中,教育是“education”;在法語中,教育是“éducation”;在德語中,教育是“erziehung”,三者均起源於拉丁文“educare”。educare是由前綴“e”與詞根“ducare”合成的。前綴“e”有“出”的意思,而詞根“ducare”則為“引導”,二者合起來就是“引出”,即,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種本來就潛藏於人身上的東西引導出來,從一種可能的潛質轉變為現實的特性。
在我國,教育學界一般認為“教育”概念最早見於《孟子·盡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1]一句。但這兩個字在當時不是一個有著確定含義的複合詞。實際上,在20世紀之前,人們很少把這兩個字當做一個詞來使用。古代思想家和普通百姓在論及教育問題時,大都使用的是“教”與“學”這兩個詞。而且,兩者比較起來,又以“學”為多。中國古代和近代前期的教育思想也是集中地體現在人們有關“學”的論述上,如《學記》(無名氏)、《大學》(無名氏)、《進學解》(韓愈)、《勸學篇》(張之洞)。因此,我們這裏把“教”與“學”的詞源看成是中國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