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公共教育學

第一節 學校的課程

字體:16+-

在正規教育體係中,有了學生就有了課程。課程是對學生實施教育的重要載體,教師的課程實踐構成了學校教育活動的基本環節。本節將從課程的概念、課程的基本理論流派、課程類型和課程開發的實踐環節等方麵對學校的課程進行探討。

一、課程的概念

(一)課程的詞源學分析

“課程”作為一個詞語,最早大約出現於我國唐朝,首先由唐代著名經學家孔穎達所使用。孔穎達在《五經正義·毛詩正義》中,對“奕奕寢廟,君子作之”一句進行注疏:“言奕奕然高大之寢廟,君子之人所能製作之。”[1]從“奕奕寢廟”本身的意思來看,“奕奕”,意思是宏偉高大、相連不絕、盛美無比;“寢廟”,指的是殿堂、廟宇,比喻偉大的事業。“奕奕寢廟,君子作之”一句直解為“雄偉的殿堂,是由君子主持完成的”。孔穎達進一步引用《詩經》中的“新廟奕奕,奚斯所作”進行闡發:“彼‘奚斯’,君子也。以教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得依法製也。”[2]他所說的“課程”,指的就是“寢廟”,用來比喻“偉大的事業”。可見,在“課程”作為一個詞語出現的最初,其含義非常廣泛,超出了學校教育的特定範圍,用來指代大人物的豐功偉業。

盡管課程一詞形成於唐代,但它的意思在當時跟學校中的“功課”、“課業的進程”相去甚遠。在這個意義上首次使用“課程”一詞的人,應該是南宋的著名理學家朱熹。朱熹在《朱子語類》中多次談到課程,如“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嚐作課程,看《論語》日不得過一段”[3],等等。朱熹所使用的“課程”主要指課業及其進程,在例句中,“看《論語》”說的是課業,“日不得過一段”說的是進程,這與今天日常語言中“課程”的意義已非常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