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係是指學校教育係統各個層次之間的關係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其構成成分為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這些成分的實體存在形式則為各種不同類型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等正規教育機構。在這裏我們主要考察和討論的是中小學的學校體係。在人類的教育史上,早期學校的數量很少、類型單一而且學校之間是孤立的,互不聯係的。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教育本身持續的變革,學校體係逐漸形成。學校體係的形成和不斷改革,不僅是社會發展和公眾需求的反應,而且是教育民主化的集中體現。
一、學校體係的形成
在古代社會,雖然已經產生了正式的教育機構——學校,但是各級學校之間並無明確的銜接關係,程度相近的學校教育機構之間亦無聯係。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那時的學校教育完全是依各階級、階層的特殊需求創立的,主要作為社會階級、階層的一種等級標誌,各學校的產生與發展完全取決於特定階級、階層的力量和命運。
在西方國家義務教育法頒布之前,初等學校更多地是一種慈善性質學校或救濟性質的學校,隻不過是學徒培訓係統的代替物,教給學生簡單的讀、寫、算知識,有的學校更多是為傳教服務,還不能稱作是正規的學校教育。而此時期的中等教育則在本質上是貴族教育,是社會統治階級、上層階級的專利。例如,德國的文科中學、英國的文法學校和公學等等。雖然中學是當時的正規教育機構,文科中學的畢業生還是大學的主要生源,但它們之間以及和所謂的初等學校之間並沒有明確的銜接關係。
學校體係的形成始於18世紀晚期的產業革命。產業革命一方麵改變了社會結構,社會分化為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而工人階級爭取教育權利的鬥爭一直沒有停止;另一方麵,產業革命對人才素質要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具有一技之長的技術人才以及科技人才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中堅力量。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它們紛紛把初等教育納入了國民教育體製,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學校教育的發展。自此,教育不再是私人、家庭或教會的事務,國家教育權隨之產生並越來越顯示其強大的力量,國家逐漸推行小學公立化,隨著初等教育成為正規教育的一部分,學校體係得以形成。但是,這個時期所形成的學校體係是一種雙軌的層次結構:一軌是初等教育與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各種職業初習學校的縱向銜接,另一軌是古典與新興的普通中學同古典大學及新型的現代大學相銜接。前者形成為自下而上發展的“上構型”層次結構,後者形成為自上而下發展的“下構型”層次結構。兩種結構並行而互不相通,使學校教育的功能也是分軌發揮的。“上構型”學校教育層次結構係統重在訓練學生基本的讀寫算技能和職業技能,注重體力勞動者和小職員、公務員的培養;“下構型”學校教育層次結構係統則重在提高資產階級的素質,注重培養擔任國家、教會和高級專業的高級職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