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漸進式改革始於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涵蓋了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教育等多個領域,而經濟體製改革是我國體製改革的現實起點和原動力,它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其他體製改革能否有效進行。其政策特征也決定了其他體製改革的政策特征:經濟學家樊綱指出的“避重就輕”,最先進行阻力小的改革,“摸著石頭過河”,繞開阻力大的、觸動既得利益的改革領域,不惜暫時保持較大的效率損失,支付較大的“實施成本”,以避免大的社會衝突,減少“摩擦成本”,把難以解決的矛盾留到以後再去解決,使社會盡量保持平穩。這種政策模式也被曆史製度主義用製度演進的路徑依賴來解釋,當一套製度規則被確定之後,這套規則就為行動者提供了一整套激勵結構。在此激勵結構中,行動者選擇遵守現行製度,還是改變現行製度,取決於選擇的預期收益率,由於行動者在現行製度內有學習效應,在現行製度內投資回報具有遞增趨勢,從而形成製度變遷的路徑依賴現象。因此,政策微調也是對“避重就輕”、“摸著石頭過河”和“路徑依賴”等特征的一種具體化。
在這一時期,高等教育投資由政府單一渠道提供,經費配置由單一的計劃形式來進行。這種單一化的高等教育投資政策既與已經開始的“以市場調節為輔”的社會經濟不相協調,也不適應於高考恢複以來高等教育規模的快速增長。正如同小崗村的“包產到戶”一樣,在高等教育實踐中出現的一些新思想、新做法,為後一時期高等教育投資政策的“增量”式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