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很多市場經濟國家的高等教育經費仍以政府撥款為主要來源,無論是以私立高等教育發達而著稱的美國,還是歐洲福利經濟國家,政府撥款在高教經費中比例最大。特別是法國和德國,大學長期作為國家機構而存在,國家不僅承擔了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資責任,還對大學進行了較強的調控和幹預。在市場經濟體製下,政府對高等教育進行投資的主要理論依據就是公共財政學的核心理論——公共產品理論。
公共產品理論最初產生於19世紀80年代,1936年由意大利經濟學家馬爾科在《公共財政學初步原理》一書中詳細論述,對美英財政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20世紀50年代薩繆爾森發表了《公共支出的純粹理論》和《公共支出理論的圖式探討》論文,發展了公共產品的需求理論,豐富了西方財政學的基本理論分析,促進了此後公共選擇理論等財政理論研究的發展與繁榮。
(一)公共產品的定義及基本提供方式
市場經濟社會中,除了私人需要外,也存在著社會公共需要,主要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來滿足。薩繆爾森將公共產品解釋為:公共產品是指在消費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那部分社會產品。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是公共產品的本質屬性,也是決定一種產品是否為公共產品的標尺[12]。公共產品可分為純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準公共產品即介於純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之間的混合公共產品,通常隻具備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兩個特性中的一個,而另一個則表現為不充分。高等教育一般被看作是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競爭性的準公共產品。
公共產品理論的邏輯起點是市場失靈。所謂市場失靈是指因市場缺陷而引起的資源配置的無效率現象。廣義的市場失靈包括三個方麵:一是微觀經濟無效率;二是宏觀經濟不穩定;三是收入分配不公平。而狹義的市場失靈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市場機製無法將社會資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場經濟無法解決效率以外的非經濟目標。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危機和市場失靈現象也曾被馬克思、恩格斯研究過,並以政府計劃作為市場失靈的糾正手段。市場失靈的出現,導致完全依靠市場機製,無法達到社會福利的最佳狀態,這就需要政府的幹預。公共產品由於不具有排他性和競爭性等私人產品的特殊性質,因而不能通過市場的競爭機製和價格機製得到有效的供給。如果讓市場機製來配置純公共產品,公共產品具有嚴格的非排他性、非競爭性,存在利益外溢性,由於“搭便車”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出現私人不願供給和供給不足的狀況。社會公眾的偏好在市場上無法得到真實反映,市場機製在配置公共產品上出現失靈,這就決定公共產品應由政府來提供,從而為政府向高等教育提供經費提供了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