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高等教育投資政策有效性研究:來自一個省的數據

三、1993-2008年五渠道投入的數據DEA分析

字體:16+-

1993年以後,我國多樣化的財政投資體製逐步形成,五個渠道均有高等教育投入。對於1993-2008年的分析,采用五個渠道的投入分別作為投入變量,仍以生均教育經費和在校生數作為產出變量,各指標數據及效率結果如表9-9所示。

表9-9 1993-2008年高等教育的投入、產出及效率值

續表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1993-2008年16年間效率值整體較高。其中,1993年、1994年、1996年、2005年、2006年、2008年的效率值為1,是1993-2008年間相對有效的年份,也是效率相對最高的年份。另外,16年間效率值大概呈現出“高——低——高”的發展態勢,以1999年的擴招為變化分界點。這主要是因為1999年高等教育擴招之後,學生規模急劇增加,而與此同時高等教育的經費投入卻沒有跟上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致使生均教育經費出現減少的趨勢,所以此時的高等教育效率值相對較低,僅為0.620。

為了進一步探討1993-2008年在已有投入、產出變量的基礎上如何才能達到有效,我們利用數據包絡分析對輸出的數據進行分析。數據包絡分析在結果輸出中,直接輸出了非DEA有效決策單元要達到有效產出變量時要進行的調整。就DEA輸出的數值來看,各渠道的投入值相對於產出來看要偏大,需要進行減少調整。我們對這些數據進行了調整,把各渠道數據每年需要調整的數除以當前的總值,得出當年需要調整的百分比(詳見表9-10)。其中財政投資不需要調整;學生收費、學校創收和學校融資,在非DEA有效的年份均需要調整,就調整的幅度來看,學校融資高於學生收費、學生收費高於學校創收;社會捐贈僅1997-1999年需要調整。

表9-10 1993-2008年DEA有效投入變量需要減少的百分比(%)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五個高等教育投資渠道中,財政投資不需要調整,這主要是因為與其他四個渠道相比,財政投資具有相對穩定的來源,受社會各種因素影響較少,每年均是在穩定中保持增長,所以與學生的規模、質量相對比較同步,並不需要調整,因此財政投資也是五種渠道中效率相對較高的一種。自學生收費政策實施以來,學費就在一路上漲,1993年生均學費666元,到擴招前的1998年已經漲到1723元,到2008年生均學費更是漲到了5584元,就我們的數據分析結果來看,持續上漲的學生收費並沒有帶來高效率,而是造成效率低的原因。學校創收和學校融資也處於相同的境地,在非DEA有效的年份,兩者也是需要通過大量減少投入才能帶來DEA有效。與其他年份相比,1997-1999年社會捐贈的額度較大,所以需要減少才能帶來DEA有效。所以從我們的數值分析可以看出,16年來就各渠道來看,財政投資效率最好,其次是社會捐贈,最後是學生收費、學校創收和學校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