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民主化運動的發展及大學適齡人口的增加,法國高校的入學率自上世紀中葉開始不斷攀升[1],並於20世紀60年代末基本實現大眾化。2000年大學規劃中,法國政府再次強調每個年齡組中至少有80%的高中畢業生拿到畢業會考文憑,這一政策使法國高等教育在校人數在千年之交增長了近一倍,達到250萬。為了滿足入學需求,同時實現高等教育資源在全國的合理配置,法國政府采取了增加高校數量、擴大高教規模的做法[2],並在大學內部設立了大學技術學院(1966)、工程師學校(1974)、大學職業學院(1992)、師範教育(2010)使教育與文憑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然而與此同時,法國大學所應承擔的兩種職能似乎出現了矛盾。一方麵,大學必須按照法律的規定接納所有沒有或者不能夠進入選擇性高校的學生;另一方麵,它們又必須保持教學和研究的高水平,創新並傳播知識。為了應對這一困境,大學選擇了在學習過程中減少學生,造成了法國本科的高淘汰率。同時擴招還造成了文憑的相對貶值,師資和圖書館實驗室等硬件設施的不足,高等教育和研究的成本激增與資金來源匱乏的矛盾愈加突出。
與不少其他西歐國家提高私立高等教育比例或將高等教育成本轉由父母/學生承擔的做法不同,迄今為止,法國政府仍堅持高等教育的免費政策[3]並始終沒有放棄國家公共財政傾向教育發展的傳統。但是這一做法並不意味著傳統集權模式的堅挺,事實上,新自由主義和新公共管理的原則對於法國的政治生活和高等教育發展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雖然這股影響力在法國發揮作用的時間較其他國家要晚的多(政治學家馬洛爾將轉變後的法國稱為“後官僚主義”國家),但國家高層的理念和政策在過去幾十年中的確發生了重要的轉變,其中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政府職能轉變和大學自治改革。改革的政策中明顯可以看出政府的意圖是希望通過分權增強大學的自治,從而減少開支提高辦學效率,同時自治帶來的競爭可以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從而使法國高等教育在國際競爭中占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