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讀書:讓力量植入心靈

讀書方式的選擇

字體:16+-

在科技日益發達、信息傳播手段日益多元的背景下,人們閱讀的方式也日益多元,閱讀途徑豐富了,如電腦、手機、報刊、書籍等,使人們有了更多的閱讀選擇,這當然是好事。但也需要根據閱讀目的,甄選對閱讀者來說更合適、有效的方式。

選擇何種方式閱讀固然和閱讀者的年齡、職業、修養有關,但也與閱讀者的目的、旨趣相關。青年人更鍾愛電子閱讀的方式,中老年人更垂青傳統的閱讀方式。一個意在消遣的人大約總不會去選擇艱澀的“大部頭”啃;一個誌在研究的人,也不會淺薄到隻讀微博、手機段子的程度。

但時下的電子閱讀率增長很快,對“手不釋卷”的傳統閱讀形成強力衝擊。有調研表明:“2011年國民手機閱讀率為27.6%,比2010年的23%上升了4.6%,增幅為20%。”“2012年我國國民人均閱讀電子圖書2.35本,比2011年的1.42本增長了0.93本,增幅達65.5%。”讀網、讀圖、讀機等電子(或稱“現代”)閱讀方式,固然有“小、快、新”“短、平、快”的優點,但這種意在消遣的閱讀,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自身無法克服的“淺”的弊端。正如周國平先生指出的:“一個人如果主要,甚至僅僅看電視和上網絡,他基本上就是一個沒文化的人。他也許知道天下許多奇聞八卦,但這些與他的真實生活毫無關係,與他的精神成長更毫無關係。”所以,如果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和依賴這種閱讀方式,對民族文化的涵養、發展與創新並不是一件值得肯定和鼓勵的事。因為這種“快餐文化”的興起,正麵肯定是適應現代生活快節奏的需要,負麵審視則是助推了社會淺薄、浮躁、喧囂、無思的“去文化”傾向,使人類的知識和思維日益碎片化、淺俗化。兩相比較,我認為負能量大於正能量。

所以,我還是寧可選擇傳統的書籍閱讀、文本閱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