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讀書:讓力量植入心靈

真正的讀書

字體:16+-

真正的讀書不是閱讀定義所界定的那種讀書,它與讀書的性質無關,而是與讀書的特點和境界相關的那種純粹的閱讀,即自覺地讀書,去功利化地讀書,愛並快樂著地讀書。

真正的讀書是自覺地讀書

真正的讀書不是出於強迫和無法選擇的讀書。比如,大學學習需要讀的課本、教材,那些都是出於強製性的任務,是為了獲得文憑,謀得涉世立身的職業而不得已的讀書。這種讀書是手段性的、工具性的,算不上真正的讀書。還有純職業化的讀書,如教師讀教科書、備課資料等,這種為了滿足職業角色需要的讀書,也不是真正的讀書。真正的讀書是讀書人自覺選擇地讀書。它不是出於職業動機和外在強製,而是讀書必須是由他自己選定的,是由他的精神欲望發動的,是自由地、自為地讀書。這樣的讀書才能樂此不疲,欲罷不能。自覺地讀書是一種拓展式的、擴散型的讀書。人的知識永遠是不完備的,尤其是教師,很容易受到專業局限而視野窄陋、眼界逼仄,成為局限於自身專業的“井蛙”。自覺地讀書一定是為著突破這一局限和遮蔽的發散型讀書。如教師圍繞教育教學的需要,要多讀一些教育學方麵的書,以掌握教育規律;讀心理學方麵的書,以了解人的認知心理;讀課程論方麵的書,以指導課程改革實踐;讀哲學方麵的書,以獲得方法論視野。這樣的讀書才是本於職業而又高於職業的,有利於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自覺地、理性地讀書。自覺地讀書是一種可持續的、一輩子喜歡的讀書。或者說它是終身學習、終身為之的一種行為,是人一生的守望,是人終身養成的一種習慣和行為方式。這樣的讀書才是自覺讀書的最高境界。

真正的讀書是去功利化地讀書

真正的讀書一定是去功利化地讀書。它不是直接為著某種目的而讀書。讀書雖然倡導目的性,但那是指向讀書本身的目的,為的是更好地理解、記憶,汲取書中的營養,而不是讀書之外的利益目的,例如,評職稱。有的人在評職稱期間認真讀書,查資料、借圖書、寫論文,包括托關係發論文等,忙得不亦樂乎。然而,這些都是功利驅動的結果。一旦職稱過關,他們就對讀書敬而遠之。這些人根本沒有讀書的虔敬之心,有的隻是利益的算計、考量,利己的拚爭付出。真正的讀書若是這樣的,就真的辱沒了讀書,褻玩了讀書。再如,讀書能使你升官嗎?不一定,甚至可能相反。倘若為著升官而讀書,一旦升不了官,就會因失望而放棄,不會具有可持續性。倘若我們為著提高人生境界、人生品位、人生格調而讀書,有了生命的底蘊、氣質、學養、素質,管理上更加柔性、智慧、以人為本,做人上更具有親和力,沒準升官的祥雲就會卷過你的天空,提拔的機遇就會敲響你的門環。所以,真正的讀書雖不拒斥外在的功利,但絕不褫奪、強求,而是順其自然。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周國平先生,一生專注於讀書寫作,堅決不寫不屑放進自己精神倉庫的東西,“不管它們能給我換來怎樣的外在利益”。他又說:“我隻是埋頭寫作,寫作本身已經使我感到滿足,占據了我的主要心思,對於我來說,掙錢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它隻是寫作的副產品,我用不著專門為它花功夫。”這種去功利化的讀書寫作觀,才是讀書的應然態度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