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是人的修為、追求所達及的層次和程度。中國古代論及境界這一概念,主要與詩文創作有關。例如,王昌齡提出:“詩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詩人潘德興則提出“學詩三境”。“詩有三境。學詩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煉,終尚自然,詩之三境也。”此外還有一些概念,如氣韻、風骨、格調,這些與境界內涵相近的概念也都與文論或詩論有關。
什麽是讀書的境界?不同的視角有不同的解讀和答案。如有人從讀書的方法視角概括讀書的三重境界為:吞、嚼、品。泛讀“吞”之,精讀“嚼”之,細悟“品”之。“吞”是生吞活剝、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地讀書。“嚼”是咀嚼消化、汲取吸收階段的讀書,是在“吞”的基礎上的知性提高,是將死的知識化為活的血肉的過程。“品”是玩味、領悟、含玩式地讀書,是在“嚼”的基礎上的悟性升華,是讀書方法的最高境界。書讀到“品”的份上,往往將“吞”“嚼”“品”相繼並用,“吞”文字,“嚼”新意,“品”韻致。“吞”至其博,“嚼”至其深,“品”至其靈。
江蘇省特級教師吳非從讀書的效用功能角度概括讀書的三境界。“讀書有三重境界:一為讀知識,長學問,從而高雅;二為讀智慧,把知識變為覺悟、動力、謀略;三為讀人品,就是古人所說的修身養性。”
香港散文家董橋則從讀書的過程入手,用毛澤東的三段詞來比喻讀書三境界。一曰:“此行何去?贛江風雪彌漫處。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喻學海蒼茫,自感不足,目標明確,決心讀書,氣勢浩**。二曰:“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表現讀書不畏艱險、斬關奪隘、所向無敵之豪情。三曰:“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比喻讀書後知識大長,知古博今,通曉人間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