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讀書:讓力量植入心靈

讓讀書贏回時間

字體:16+-

讀書的時間從何而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見解和主張。這裏我們願就這一話題標一新論、立一異說:讀書的時間是讀出來的,讓讀書贏回時間。

也許,有人會質疑或感到奇怪:讀書是耗時間的活計,人們也普遍抱怨沒有時間或時間不夠而無法讀書,怎麽還能生出時間?誠然,我們說的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時間。絕對的時間一天24小時,沒有任何人能使它增加哪怕一分一秒。我們說的是相對的時間,它是一個涉及時間管理和利用的話題。誠如作家劉湛秋指出的:“生命的過程就是時間消費的過程。在時間麵前,最偉大的人也無逆轉之力:我們無法買進,也無法售出,我們隻有選擇、利用。”

從人占有時間的量來給讀書人分類,大致有三:時間多的人、時間少的人、基本沒時間的人。常態和常規情況下,這三類人的讀書應該是由多而少遞減的。即時間多的人多讀,時間少的人少讀,基本沒時間的人基本不讀。而現實的情形往往並非如此。

按照“二八”理論來分析,任何單位、團體或組織,其人員都是由20%的重要的少數和80%的平庸的多數構成的。這80%的人由於在組織機構中,幹事少、擔當小、閑暇多,是屬於那種有時間讀書的人,但恰恰是這部分人,最不待見讀書。他們雖然不忙,但可以說自己很忙,當然,他們也確實是忙著閑聊、上網、喝酒、打牌去了,哪裏還有時間讀書。再看20%的人,他們是組織機構中的骨幹和中堅,比之80%的那些有大量餘裕時間而沒有用到正地、任意揮霍的人,他們確實忙了許多。比如,那些課多的骨幹教師,那些忙於寫材料、開會、接待、迎來送往等大量瑣務的行政管理人員,他們的時間確實因工作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擠壓,但為了幹好工作,或者說保住自己在組織中受到器重的“重要的少數”的地位,他們還是會看一些書的。但他們有時也會為自己的苦和累叫屈,也會以80%的那幫人為參照係橫比,認為自己讀書的時間太少,心理失衡而削減了自己的讀書量。第三類基本沒時間讀書的人,是20%群體裏麵的領軍人物,或為團隊的優秀領導,或為科研的突出表率,或為專業卓異的領軍專家、一流學者等。總之,都是一些拔尖創新人才。這些人按說是最忙的,會議、講話、報告、接待、處理其他各類問題等,可以說整天忙得連軸轉,但他們並不比前兩類人讀書少。例如,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年近七十,很多人讚歎這位共和國同齡人的敏捷思維和博學多才,卻不知道他直到今天,都以每周閱讀2本書,一年100多本書的速度學習著。以上三類人時間越多,讀書越少;時間越少,讀書越多。而其所成就的人的貢獻、地位、被看重的程度等也迥然有別,這足以從另一個側麵證明讀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