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正是這幾句讀書自況的描寫,引得後世仁智互見,紛爭不已,千載之下,仍莫衷一是。“不求甚解”之所以引來這麽大的爭議,乃至非議,源於中國傳統的“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不敢求其後;未通乎此,則不敢誌乎彼”,即考據式的讀書方法。陶氏的顛覆反轉乖離過大,難免被認為逸出了“正道”。再者,作為千古定評的詩文大家,怎麽能開讀書“不求甚解”的先例和濫觴?非議或遭批評也就在所難免。
筆者並不讚同對“不求甚解”一說的過度反應,願置喙一辨,陳鄙管見。
第一,把握陶淵明的閱讀觀,需有整體眼光,不能抓其一點,窺斑蠡測,就據以推斷或非議陶淵明讀書“不求甚解”,生出以點帶麵之嫌。聯係陶淵明的其他詩文看,“不求甚解”的觀點並不能站住腳。如他在《移居》詩中說:“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說明他讀書的態度是相當認真的,並非不求甚解的讀書一族。換言之,讀書“不求甚解”的帽子扣在他的頭上,恐並不確當。這就要從另一角度去推究“不求甚解”的要旨、真義。
葉至善認為:“‘不求甚解’曆來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讀書隻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理解透徹;一種是‘不鑽牛角尖’的意思。陶淵明的本意恐怕是後一種。”其實,筆者倒認為陶淵明的觀點是兩者兼而有之的。
就“略知大意”來說,陶淵明的不求甚解,是對兩漢經學、魏晉玄學的反動,旨在殳除枝葉,達到提要鉤玄,取其精髓的目的,是道家不拘形式、專注精髓的一種方法論。所以明代李贄在《四書評序》中讚揚說:“千古善讀書者,陶淵明一人而已。”明代薛瑄也說過:“得意忘言,乃知讀書不可滯於言辭之閑,當會於言辭之表。”“知大意”,亦可理解為把握整體的讀書法。不一定事無巨細、意無輕重,全然詳解窮究,博觀約取、意會領悟就行了。一如民國馮煦所言:“諸葛之觀大略,即賢哲識其大者;靖節亦非不解之謂,但不若今之瑣碎淺陋,支離穿鑿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