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生命教育

第二節 理解人性與踐行人道

字體:16+-

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他們都是人。在麵對熟人時,我們往往更加在乎和信賴的,是他已有的各種社會身份,而不是他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但我們麵對陌生人時,這些我們賴以建立信任感的社會身份沒有了,我們對他們的了解,唯一可以依賴的便是:他與我一樣,也是一個人。因此,要真正領會針對陌生人的人情道義,我們必須了解和認識人之為人的人性。

一、人性善惡

人是什麽?或者說,人之為人的基本天性是什麽?古今中外關於人性有各種學說。從倫理角度說,有性善論、性惡論、無善無惡論、有善有惡論,其中真正產生重大影響的是性善論和性惡論。在中國思想史上,孔子在《論語·陽貨》中最早提出了關於人性的論斷“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孟子則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係統闡述“人性”問題的哲學家,他創立並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論思想體係。荀子創立的“性惡論”則開啟了中國思想史中性惡理論研究的先河,直接與孟子的性善論對立。

(一)性善論

孟子所謂人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所具有的根本標誌。他認為人的本質特征在於人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他認為這“四心”是人的四個“善端”,可發展為“仁、義、禮、智”這四德。孟子性善論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人人均有向善之心,即良知。“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無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可見,人性向善就如流水向下一樣自然,是人們求善的前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肯定了人人生而皆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這“四心”。在此基礎上,又論述了這“四心”就是人的四個善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四端,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醜》),並宣稱“仁義禮智”這四端,不是外在因素強加於人本身的,而是人本來就有的。可見,孟子認為向善的“四心”和“四端”是人先天具有的,這是孟子性善論內涵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