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作為陌生人,在任何社會都存在。實際上,在一個人的生命存在和生活實踐中,熟識的人始終隻占極少數,大多數人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陌生的他人,我們實際上是生活在一個由陌生的他人所構成的社會海洋中。或者說,這些陌生的他人,就是我們由熟人關係構成的生命之樹存在的土壤。
一、熟人社會與陌生人社會
在傳統社會,由於生活空間的有限性和相對固定性,大多數人一輩子都生活在熟人社會之中。但是現在,中國正從一個傳統的“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變。2010年年底,全國常住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已有20多個,其中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人口已達2000多萬。社會學家說,中國已進入“陌生人社會”。
美國知名學者弗裏德曼有一段關於“陌生人社會”的經典描述:我們一生都生活在陌生人的圈子裏。當我們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護我們,如警察;或威脅我們,如罪犯。陌生人撲滅我們的火災;陌生人教育我們;陌生人建築我們的房子;陌生人用我們的錢投資。陌生人在收音機、電視或報紙上告訴我們世界其他地方的新聞。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火車或飛機時,我們的生命便掌握在陌生人手中。如果我們生病住院,陌生人切開我們的身體、清洗我們、護理我們、殺死我們或治愈我們。如果我們死了,陌生人將我們埋葬。
二、陌生人社會的人情陷阱
“陌生人社會”,是人員流動頻繁、社會高度分工的必然趨勢。從過去的“熟人社會”走向“陌生人社會”,意味著經濟規模擴大、人員流動性增強、公共服務的社會化程度提高,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但與此同時,陌生人社會前期,由於剛步入陌生人社會的緊張、焦慮和互不信任,又會增加社會運行的成本,也讓人的情緒變得負麵。各地頻頻出現的老人摔倒沒人扶的類似事件讓人們感到心痛又困惑:人與人之間怎麽可以如此冷漠?這種冷漠不是偶然的,而隻是一種必然結果。因為在個體步入陌生人社會以前,我們早已習慣用戒備的眼神、懷疑的心態來對待陌生人。家長會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給陌生人開門”;在家中叮囑老人“陌生的電話號碼不接”“買東西不聽陌生人的推薦”;銀行門口擺放著提示牌“不給陌生賬戶打款”;社區警務站貼著海報“陌生人搭訕別輕易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