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生命教育

第二節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字體:16+-

進入大學之後,大學生需要適應全新的大學生活,而多方麵的適應困擾往往會導致大學生的心理困惑,諸如焦慮、抑鬱、害怕、緊張、懷疑等。如果不及時對這些心理困惑加以調節,就可能發展為心理問題甚至心理疾病,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我們必須充分了解和關注自己和同學的心理健康狀況。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心理健康是生命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1946年)為“心理健康”下了如下定義: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範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狀態,並給出了4項標準:①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②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能彼此謙讓;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職業中,能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米特爾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經典標準:

①有充分的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並能恰當地評價自己的能力;③生活理想切合實際;④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⑤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與和諧;⑥具備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⑦保持適當和良好的人際關係;⑧適度地表達與控製自己的情緒;⑨在集體允許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⑩在社會規範的範圍內,適度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綜合國內外學者的觀點,結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和社會角色特征,我們認為,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內涵如下:[1]

(一)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創造力及實踐活動能力等的綜合,包括在經驗中學習或理解的能力、獲得和保持知識的能力、迅速而成功地對新情境做出反應的能力、運用推理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是大學生學習、生活與工作的基本心理條件,也是適應周圍環境變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證,因此,衡量大學生的智力是否正常,關鍵在於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發揮了自我效能,即有強烈的求知欲,樂於學習,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