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學理性研究

第二節 大學理性失範與大學問題論爭的再詮釋

字體:16+-

一、大學理性失範:概念、表現及其根源

自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來,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發生了劇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英國、日本、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都相繼達到了15%左右,美國更是高達40%。中國高等教育總規模持續增加,從1998年的786萬人增加到2009年的2979萬人,毛入學率也從不到10%增長到24.2%,每年高校輸送的畢業生從1999年不到100萬人到2009年突破600萬人,完全邁入大眾化階段。[1]

然而,當下大學“五光十色”之怪狀的確讓人瞠目結舌:各類傳統媒介與門戶網站到處充斥著教育培訓類廣告,尤其頂尖學府絕不缺席,甚至往往是這類廣告宣傳最多的機構;而在大學校園內則是穿梭不斷的車流,到處停放的各式豪車,讓人疑惑這裏是大學、車展中心還是菜市場……麵對此情此景,有人感歎於“沒有真正的大學”,有人悲哀於“公司、商場、超市乃至歌廳、舞廳和酒樓,大學一概不缺,唯獨缺乏自己的理念”。這反映出曾經讓人驕傲的大學係統消極的一麵,即“沒有真正的大學”或“大學缺乏理念”。至少部分表明,當今大學行為與大學身份受到質疑,大學走出了“象牙塔”,擁抱官場與市場,差異日漸模糊,邊界漸趨消退,傳統身份受到挑戰,正在形成一種與以往既同質又異質的身份認同。大學成為“服務站”的隱喻表明,“隨著新的服務和活動的不斷增加,大學已滋生了像許多龐大機構一樣的麻木不仁的官僚主義作風”,“大學的表現就像‘槍手’,願意按吩咐辦事,去幫助任何擁有足夠權力和金錢的群體實現其抱負或野心”。[2]正因為如此,大學係統開始麵臨來自利益相關者的質疑、批判與問責,甚至被直接冠以“非理性發展”或“理性失範”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