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性、學術性是大學的本質特征,是認識大學的“邏輯起點”。
——伯頓·克拉克
大學是一個由學者和學生共同組成的追求真理的社團。
——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
大學是“遺傳”與“環境”作用的產物。上一節主要探討了“環境”作用,即大學如何與“社會環境”互動的,如何通過互動使大學發展、變化的。本節主要討論“遺傳性”,即大學的本質屬性、特殊性——“學術性”;大學的“堅守性”“理想性”。
一、大學的本質屬性
通過考察大學的發展曆程,我們發現,雖然大學的功能在變化、大學和社會的關係在變化、大學在不斷走向綜合化、多元化,但有一點沒有變,就是大學“學術性”這個本質特征沒有變,大學的邏輯沒有變。
如上所述,大學是一個十分複雜的係統,大學的“元素”眾多,概念繁雜,諸如:大學功能、大學任務、大學定位、大學特色、大學目標、大學理想、大學精神、大學文化、大學核心競爭力等,那麽大學的本質特征是什麽?辦大學有沒有可遵循的內在邏輯?
有研究指出:大學之所以能夠保持近千年的充滿活力的延續性,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其學術使命和價值。[1]
大學是社會的人才培養機構和學術組織,學術性是其本質屬性。大學的學術包括探究的學術、整合的學術、應用的學術、教學的學術。學術的使命意味著把大學的豐富資源與最急迫的社會問題聯係起來,學術的價值取決於它對國家和世界的服務。
就個人理解,大學的學術性、邏輯性可用這樣幾句話概括:第一,大學的三項社會功能決定了“學術性”是大學的本質特征,是大學的邏輯起點;第二,學術性主要體現在探索性,體現在高深知識性。其核心是創造、創新,是發現、發明;第三,創造、創新需要學術自由的氛圍和製度保障。三者的關係是:第一句是邏輯起點,第二句、第三句表明了三者的遞進的邏輯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