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學生走出“象牙塔”而介入社會,大學究竟是為社會服務還是批評社會?是依附於社會還是獨立於社會?是一麵鏡子還是一座燈塔?是迎合眼前的實際需要還是光大高深文化?
——赫欽斯“理想化”問題是指,大學片麵追求(或隻強調)內部的辦學規律,自身的特殊性、創新性、卓越性,而忽視了大學應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適應性、價值性、工具性、實用性。就像斷了線的風箏,迷失了方向,不知會飛向何方。
一、“理想化”表現:曆史上出現的300年“冰河期”
曆史經驗告訴我們:當大學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時,大學就會快速地健康發展;當大學遠離社會發展需要,孤芳自賞時就會停滯,甚至倒退。下麵以英國、德國、美國大學的發展曆程說明這個問題。
(一)當大學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時,大學就會快速地健康發展。大學的產生和兩次質變與重心轉移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現代大學從中世紀的學術行會發展至今,曆經曲折,日益成為社會的“軸心機構”。社會發展與大學發展彼此製約、互為因果。從大學的角度看,大學存在和發展的動因是複雜多樣的,而其根本動因則在於社會需要。現代大學曲折發展的曆程強有力地證明,大學的發展一刻也不能離開社會發展的需要。
11世紀,西歐封建製度確立,經濟複蘇,城市生活充滿活力,宗教神權在社會、政治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教會勢力滲透於社會生活各領域。在此背景下,世界學問中心逐漸匯集於擁有學校和圖書館的教堂,吸引著名學者前來研究、講學,各地學生慕名而至,聚集於此,形成各種師生組織。到12世紀,為了取得自治權利,減少教會的控製和幹涉,保護自身利益,這些師生組織像手工業者和商人一樣組成行會。“大學”(university)一詞源於拉丁文“universitas”,原意即行會,但並非手工業者或商人行會,而是學者或學生行會,這種行會即中世紀大學,如巴黎大學於1252年擁有校印,其上所刻即中世紀拉丁文“巴黎師生行會(Universitas Magistrorumet Scholarium Parisiensiu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