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正改變著我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進而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走向。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提出,互聯網與教育的碰撞愈加激烈。“互聯網+”不是算術運算,簡單地將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與教育加在一起,而是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實現教育教學的共融互通,從而支撐教育和教學的變革,服務學生的發展,促進常規教育教學的改變和超越。
拓展閱讀
教育的本質及公理
教育的本質是“使人類具備參與社會生活和生產的基本素質”。基於“教育的本質”可以拆解出教育的目標:
(1)使人類具備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素質,包括常識、表達、邏輯、交際、鑒賞等。
(2)培養人類參與社會生產的基本素質,即專業技能,如設計、編程、烹飪、製造、管理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人參與的生產活動逐漸減少,參與時間也越來越短,教育將更關注並主要作用於促進人能有效地參與社會生活,而不僅僅是能從事生產活動,因此教育的作用更體現在“提升人的境界”上。
與教育本質配套的兩條教育公理是:教育是終身的;人類有免於愚昧的自由,人人都要且能免費獲得必要的基礎教育。
無論在什麽時代,教育中技術的應用和融合都需要服務於教育的本質,並依據教育的公理來作用,互聯網技術與教育的融合也是如此。“互聯網+”教育要從使人們具備知識社會生活的基本素質和從事生產工作的基本素質出發,為人們提供優質、開放、公平、均衡和可行的受教育機會和教育形式。在這樣的前提下,“互聯網+”教育可以理解為利用互聯網及其中資源,利用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教育教學結合起來,在人才培養中協同整合,注重人的發展,創新人才培養的思路、方式和方法等。“互聯網+”呈現出跨界融合、創新驅動、重塑結構、尊重人性、開放生態、連接互通等特點。對教育而言,“互聯網+”並不是簡單地應用於教育、教學中,而是將教育教學的形式、過程和環節都仔細分解出來,然後以互聯網為中心,整合學校、企業、社會各界的資源和技術,創建新的教育機會,重新組建教育體係,建立新的教育結構和教學體係,形成新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所以,“互聯網+”教育的本質就是在互聯網的帶動下,教育教學的融合、變革與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