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後很長時期,受教育設施差、師資水平較低、學生人數多,中、高考人才選拔製度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基礎教育一直受“學科中心”“學問中心”思想的束縛,學科教學的重心放在給學生傳授知識,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應試能力,以滿足升學進一步深造的目的上,培養目標相對單一,且采用“精英教育”的培養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教材在知識內容上學術傾向嚴重,突出知識體係,在知識點上“挖”得很深,“拓”得也寬。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承受沉重的學業壓力,並逐漸在一次次以分數進行量化的測評中被分化,一旦處於落後位置就極可能麵臨淘汰而無法完成基礎教育。
改革開放之前,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實踐經驗難以被引入,以至於“素質教育”一詞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逐漸得以傳播和流行起來。這樣的教學狀況使得有些青少年喪失了學習的快樂和學習的興趣。這種局麵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已引起了國家、政府的高度重視,直至“**”結束,教學大綱進行了多次調整,教材內容相應被不斷壓縮,但同時加入了突出政治性、為革命生產服務的內容,從而走向另一個極端。
20世紀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之後,全社會特別重視文化和學曆,然而優質教育資源極度缺乏,使得升學競爭異常激烈,學校在片麵追求升學率的導向之下,教育過分突出“應試教育”和“精英教育”。這雖然一定程度上對科學知識的傳播起到了有益作用,但缺乏對學生全麵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重視,教育顯得功利和短視。
改革開放使國家迎來了大好的發展局麵,經濟不斷提升,文化更加繁榮,科技快速騰飛。相形之下,傳統的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方式越來越不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對照發達國家先進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在國力強盛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人們開始反思我國教育存在的諸多不足,認識到“知識本位”的教育方式不利於培養出高能力、高素質的人才。80年代中後期對“升學教育”“應試教育”的批判和反思,終於促使我國翻開了素質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