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教材代表新生力量、新事物,然而它與傳統的紙質教材是什麽關係,繼承、發展、改進,還是顛覆?值得我們思考。
毫無疑問,新的知識觀、人才觀、教材觀對紙質教材產生了潛移默化地影響,使其在形式和內容上逐漸發生了積極的變化。紙質教材的這些極其寶貴的發展成果,必然也必須在電子教材上得到合理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紙質教材是電子教材的重要基礎,電子教材可視作紙質教材的“高級階段”,兩者不是對立互斥的矛盾關係。
電子教材的類型多樣,從其內容及呈現方式來看,既有將紙質教材直接數字化的“較簡易”電子教材,也有在此基礎上增加多媒體的“稍複雜”電子教材。然而,理想的電子教材應脫離紙質教材完全從新設計,擺脫紙質教材的傳統編寫方式及思路的束縛和幹擾,按照新的目標、機製,以及利用新技術優化教學的要求“量身打造”。否則,一方麵紙質教材的不足被“打包”轉移過去;另一方麵技術的優勢被抑製而得不到充分發揮。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拋棄傳統的教材研究成果完全另起爐灶,而是基於科學的分析論證,有取有舍更有創新。始終要堅持這樣的認識和原則:沒有繼承就不會有發展,沒有創新就不可能進步。
電子教材的發展過程中,可以適當地靈活變通,兼顧理想願景和當前實際。比如,在“過渡時期”,電子教材可以配合紙質教材應用,作為紙質教材的輔助資源,充當支持、補充和拓展其功能的“配角”。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最終它將有望替代紙質教材獨立應用,實現真正的無紙化、數字化學習。很多業內人士這樣斷定,電子教材不是對紙質教材的修補和完善,它帶來的應該是教與學的深度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