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從紙質教材到電子教材:教材數字化變革研究

二、“給誰用”的問題

字體:16+-

(一)傳統紙質教材的應用主體

對教材應用對象的認識經曆了一個發展變化過程。在我國古代,教育是為統治者鞏固其統治地位,推行其統治服務。學校最初隻招收王公貴族子弟,普通老百姓子弟被剝奪了受教育的資格。在封建社會經濟較發達時期,普通人也能夠上學,教材的使用者得以拓展,但教學的內容總體並沒有變化,所教授的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由於這些典籍都不是專為教育編寫,主要目的是強化封建製度、封建禮法,其應用主體顯得空泛。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借鑒蘇聯的教育製度及理念。而蘇聯“十月革命”初期,對教材的應用對象問題,就存在一種爭論,爭論的焦點在於教科書是否是教師講授內容的“提要”,不需要任何細節和事實,不必使用插圖或漂亮的裝幀。這種爭論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告終。到50年代,學者科瓦廖夫等認為中學教科書的體例結構應和大學教科書一樣,是知識的簡明綱要,不必追求趣味性,不必包括文獻資料。這種觀點明確了教科書的應用對象是教師而非學生。到50年代後期,蘇聯就教科書問題展開大討論,其中包括教科書應用對象問題。科羅甫金等專家認為教科書不是曆史著作,它不應是“知識的簡明綱要”,應當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學規律。在此基礎上,之後出版的曆史課本便把“內容節”改為“課時節”,增加了習題作業,補充了一些原始文獻材料,注重教材的生動活潑。這種變化是把教師和學生都作為教科書應用對象。[86]概括而言,可以把20世紀80年代作為分界,在此之前蘇聯把教科書定義為“教師用書”,80年代之後定義為“學生用書”。

相應的,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我國的教科書把應用對象定位於教師,強調“學科中心”,注重教師教授知識內容的係統性、學術性,而忽略了學生對教科書的主動應用。這種做法隱含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就是教必然引發學,有效的教也必然導致理想的學,因為教學係統中學生被教師掌控,教師是教學成效的關鍵,學生隻需服從、配合教師的教學行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