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教材在我國的發展狀況
電子教材在我國的發展大體始於2000年前後,是伴隨著電腦和網絡發展,在學校得到一定應用而起步的。2000年11月,教育部頒布的《關於在中小學實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指出,為有效提高所有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要求5~10年後全國90%以上中小學都要完成校園網的建設,使所有的中小學師生都能共享網上教學資源。次年,北京伯通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成功“綠色電子書包”並通過教育部專家認證,正式投放市場,成為首個專門加載電子教材的硬件產品。2001年11月,我國第一批電子書包分別在北京、上海、大連及深圳4個城市試用。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十餘年過去了,電子書包和電子教材在中國的推廣並不順利。直到2010年以後,隨著移動技術和無線網絡技術的進一步提升,中國才與世界其他國家一起投身電子教材改革熱潮。近年來,電子書包、基於平板電腦和其他移動學習終端的電子教材儼然成為我國教育信息化革命發展的新一輪實踐熱點。北京、上海、廣東、香港、陝西等很多省市地區,也於近年來陸續開展電子教材(或稱電子書包)研發,並在很多學校進行教學實驗,開展了不少的研討活動。
1.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教育統籌局於2002年推出“無線網絡計劃—電子書包”試驗計劃,2003年在10所小學試行,從2011年起在61所學校實施電子學習試驗計劃。2012年香港特區政府相關部門決定推行電子教材市場開拓計劃,旨在鼓勵非營利機構研發電子教材。
2.上海市
2010年,上海在全國率先推廣電子教材。上海市教委表示把開展電子書的研究和實踐,列為2010年上海市基礎教育一項試驗性工作。計劃先在部分學校和學科開展試點,形成相對成熟的電子課程框架,逐步嚐試建立教材數字出版和發行的新渠道,待技術進一步突破後,再逐步予以推進。《上海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推動‘電子書包’和‘雲計算’輔助教學的發展,促進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內外學習和研究”。上海市把電子教材和電子書包納入了“十二五”規劃,準備用3~5年的時間推廣使用電子書包。2012年6月,上海市教委召開“電子書包”數字化教材研討會,並表示2~3年後,上海市所有的中小學都將使用電子書包和電子課本。[80]然而從目前的進展來看,受一些因素的製約,仍處於一定範圍的試驗階段,尚未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