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出版技術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科技的進步對其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對造紙和印刷兩個最關鍵出版環節更是影響巨大,有力地促進了其推廣和應用。
(一)造紙技術
在紙張發明之前,文字的記錄載體主要是竹簡、木櫝、縑帛等。竹簡和木櫝占據空間很大,縑帛成本昂貴,都嚴重地製約了書籍的大範圍傳播。通過考古還發現,除此之外,人類使用過的教材製作材料極其駁雜,甚至有黃金、羊皮、石碑等材料。其中版麵最大的當數我國古代的石碑教材,由於所刻內容是儒家經典,故史稱“石經”。[1]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我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但是質地粗糙,且成本高、數量少,普及程度不高。公元105年,蔡倫在東漢京師洛陽總結前人經驗,改造了造紙術。他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為原料造紙,大大提高了紙張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擴大了紙的原料來源,降低了紙的成本,為紙張取代竹帛開辟了廣闊前景。《後漢書·蔡倫傳》中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2]造紙技術在此基礎上不斷改善,紙張的質量也不斷提升。北宋時,安徽已采用日曬夜收的辦法,漂白麻纖維以製紙,抄出的生紙光滑瑩白,耐久性好。造紙術隨後傳向西方各國,推動了各國文化的進步和發展。
18世紀工業革命以後,造紙業由手工操作向機械化生產轉變。1750年,荷蘭人發明了荷蘭式打漿機。1798年,法國人N.L.羅貝爾發明了長網造紙機。1809年,英國人J.迪金森發明了圓網造紙機。1823年,英國人T.克朗普頓發明了造紙機的蒸汽烘缸。1827年,德國人奧赫勞澤發明了長網揚克紙機。這些機械為實現抄紙過程的連續化,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生產“無限長”的卷筒紙創造了條件。進入20世紀以後,造紙機在紙機抄速、紙幅寬度和自動控製技術等方麵都有了飛速的發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