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學生,教師負擔同樣過重,教師苦教、學生苦學的狀況很長時期沒有明顯好轉。教師的學生的負擔究竟在哪裏?
首先,毫無疑問是選拔性考試帶來的競爭壓力。這本是難以回避的客觀現實,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不發達國家,也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始終存在並會一直存在下去,隻不過在範圍、程度、表現形式上有所差異而已。然而我國相對單一的選拔標準,“一考定終身”的考試製度,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局麵,以及沿襲千年的傳統教育觀念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應試教育”雖然飽受詬病,卻依然大行其道、大顯其威。為此,教師犧牲休息、娛樂時間備課、講授和批閱作業,學生投入全部精力鞏固所學知識、進行大量練習,師生在“苦教苦學”的氛圍中“並肩作戰”,隻為取得更高的分數,為學生獲得升學或升入優質學校的資格,為學校贏得更高的升學率和更好的聲譽。這種狀況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尤為突出,當時中、高考過分強調區分度和選拔性,試題求新求異,考試難度有增無減,且居高不下,這種導向使得基礎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選拔功能則被強化和凸顯。
在走過一段彎路之後,近年來課程改革也把改革考試製度作為重要的內容,通過評價方式的變化帶動教學的變化,試題更加科學合理:既注重學生文化知識的考查,也關注學生的全麵素質;既注重結果性評價,也關注過程性評價。另外,“一考定終身”的狀況也在發生著變化。響應教育部的號召,上海、浙江、北京等一些“改革先頭部隊”近年來出台的中、高考方案中,體現出考試科目的自主選擇性,在英語聽力部分可以“一年兩考”取其中更高的分數等,這些都是可喜的嚐試。
其次,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沒有得到充分調動。在被動的學習狀況下,學生完全由教師控製和左右,“教就學,不教就不學;講就會,不講就不會”,學生淪為被灌輸知識的容器和創造分數的機器。學習的積極性不能得到調動,學習的效率和效果難以保證,就隻能在時間、數量上下工夫。從哲學角度來解釋,那就是內因不發揮作用,外因如何努力總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