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以悠久的傳統和實踐為基礎的機構”[1],傳統對於大學的重要性,可能超過了它們對其他任何一個社會組織的重要性。大學內在地是一個保守機構。盡管大學經常對新事物很有好奇心和熱情,盡管幾乎在任何時候教授中都不乏激進的左派人士,他們對社會變革持積極態度,但隻要他們轉臉麵對自己學校的事務,馬上就會表現出另一種姿態。教授們對校外力量改變大學現狀的任何努力總是非常敏感,他們在精心維持自己對大學控製權的同時,小心謹慎地檢查大學每一個細小的變化,有悖於傳統的任何變革都會遭到抵製。這已經成為大學傳統的一部分。
保守性格維持了大學的長久生命力,維持了這些機構的穩定和基本價值。歐美很多大學已經有幾百年的曆史,與它們一起出現的機構,絕大多數早已消失在曆史深處,而這些大學依然存在,不僅使用相同的名字,並且還在做著同樣的事情,依然生機盎然。
然而,在這個急劇變革的時代,在挑戰麵前,大學能無動於衷、置身事外嗎?對大學來說,變革還是保守,是一個嚴肅的選擇。
在近千年的發展史中,大學不是第一次遇到挑戰。在挑戰麵前,那些後來被證明成功的大學總是勇敢地開辟新領域,抓住某些契機,通過恰當的變革來維持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並獲得發展機會。研究大學的發展曆史,我們可以看到,大學一直在經曆著變化,雖緩慢,卻持久。社會在發展、變化,一所大學拒絕因勢而變,無法維持持久繁榮。斯坦福大學前校長唐納德·肯尼迪(Donald Kennedy)說:“學術文化養育了一整套有利於當前事態的政策和慣例,以期穿越可能的未來。這是保守主義的特征,或許更是衰老的表現。”[2]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先是在意大利、法國和英國,後來德國人將科學研究引入大學,成就了19世紀德國大學的繁榮。1862年,美國國會《莫雷爾法》宣稱:“平淡時代的那些信條已經跟不上風雲變幻的現實。當現實中充滿了困難,我們必須勇往直前;當情況與以往如此不同時,我們必須重新思考。”[3]前進的方向和思考的結論是大學教育走出象牙塔,主動服務於國家和社會。後來的曆史證明,這部法律開啟了美國大學教育的繁榮時代。埃裏克·阿什比(Eric Ashby)說:“美國對高等教育的貢獻是拆除了大學校園的圍牆。當威斯康星大學的範海斯(Charles R. Vanhise)校長說校園的邊界就是國家的邊界時,他是在用語言來描述大學的演變過程的一個罕見的改革創舉。曆史已說明這是一次正確的改革,其他國家現在已開始紛紛效仿這種美國模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