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變革教育中教師的自我認同危機研究

第二章 教師自我認同的資本困境及其突破

字體:16+-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辛苦勞作、來回奔波,到底為了什麽呢?所有這些貪婪和欲望,左右這些對財富、權力和名聲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1]

——亞當·斯密

現代身份理想認為“體麵”與財富直接相關,而“不體麵”與貧苦直接相關,這一點構成了一些人對現代身份理想提出質疑的關鍵所在。[2]

——阿蘭·德波頓

我們身處社會轉型的過程之中。“社會轉型的路途可能通往天堂,可能通往地獄,也可能通往天堂般的地獄”,[3]無論結果如何都將“轉變社會的價值和製度”,而我們都將麵臨“我是誰”“我們是誰”的拷問和困境。於是,個體的自我認同被凸顯並需要重新構建。

對於教師而言,自我認同的挑戰會更加嚴峻。因為,教師是一種以主體自我為工具的職業,其自我認同對於職業生活具有基礎性價值。唯有主體自我形成了充分而完整的認同感,作為工具的自我才可能在職業中有卓越的表現。然而,在現代社會,尤其是當下中國市場經濟背景下,教師的自我認同卻麵臨著巨大困難。《美國教師》中那句意味悠長而略帶傷感的話,真切地描繪了當下教師的處境——“教學並非一項不複存在的藝術,但尊重它的傳統已不複存在。”[4]因為,資本和資本的運營是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教師職業自身的價值邏輯與市場經濟的價值邏輯是內在衝突的,然而,無可選擇地生存於市場經濟之中的教師如何適應這一邏輯,並且在適應的過程中持守作為教師的自我價值是其麵臨的現實困境。而這種困境正是“轉型期知識分子在神聖秩序與世俗秩序、神聖價值與世俗價值之間感受到的緊張與焦慮”[5]的集中表現。

[1] [英]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M].蔣自強,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