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現在、未來,在時間的不同節點上,教育發生並且延續。時間之舟承載著教育也衡量著教育。教師將自己的時間和生命置放在教育之上,在與一個又一個孩子的相遇中,賦予時間以意義,從而也讓自己的人生擁有了意義。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理想和浪漫。在教育現實之中,時間作為一種稀缺的資源被爭奪,用來製造利益。利益是高於意義的,因為利益能夠那麽直接地滿足人的欲望。於是,學生的時間、教師的時間都被能夠創造利益的內容填滿,而利益和意義往往是衝突的,能帶來利益的不一定能夠產生意義,能夠產生意義的也不一定能帶來利益,不同訴求的人就會在兩者之間衝突,甚至同一個人也會在兩者之間矛盾。於是,教師的自我認同便在時間的維度上陷入了困境。
教師的自我認同需要自由自主的時間來完成教師認為有價值的教育過程,以此來獲得意義和滿足。然而,現實之中,教師或者因為管理者過於嚴苛、死板的管理而沒有“我的時間”,或者因為職業生活中動力不足而無法有效利用時間而形成一種浪費性的“無我時間”,這兩種類型的時間都是失去自我的、擁有被動性的“意義匱乏”的時間,自我難以在這樣的時間裏充分實現價值,獲得認同感。此外,為了短期內出成績而犧牲孩子們的童年,在犧牲的現在中又無法通過好的教育播種通向未來的種子,貧瘠的教育無法孕育一個美好的未來,為了未來的教育卻在最深處失去了未來,“無可期待的未來”和“無法立足的現在”成為現實教育中悲哀的時間斷裂。而事實上,斷裂的不隻是時間,還有教師和學生生命的內在連續性和意義感。這樣的時間悖論在根本上是因為人們在時間中所做的交易——“生命”與“金錢”的兌換,讓時間成為失去意義感的“平庸時間”。為了實現這樣的交換,教師抵押了自己的教師生命,同時也典當了孩子們美好的年少時光。而所有這些,並非教師個體的原因,而是具有時代與製度的外在壓迫性和束縛性。然而,不管原因是什麽,對於教師而言,結果是教師的自我無法在時間的流逝中獲得應有的充實感和意義感。然而,“人類執著於重要性。如果生命僅僅是一些瑣事的堆砌,那是不能被接受的。我們想要方向感,我們希望生命是明確的旅程而不是無目的的漂流。”[1]因此,教師總會在時間之流中,發揮自我內在的主體力量,有所追求,有所實現,從而找到人生的方向感,獲得“在路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