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是人的主體力量的外在顯現。社會所賴以確認人的地位和身份,價值和意義的各種資本,人都渴望得到和擁有,並按照這樣的標準確立自我。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在不同的維度上標定和說明著一個社會人在社會網格中的位置和形象。教師同樣會毫不猶豫地加入到資本的競爭和占有的行列之中,去建立自己作為現實社會人的自我認同,隻是教師在此過程中會麵臨比其他人更多的精神和倫理的困頓。
一、教師自我認同的經濟資本困境
(一)“窮酸”的收入帶來的卑微的身份感
在魯迅先生的筆下,孔乙己即使站著喝酒也要“穿著長衫”,知識分子即使物質上“窮”,仍難以放下那種獨特身份的“酸”——一種放不下的尊嚴感。在市場經濟中,經濟資本的占有成為社會階層劃分的最重要的依據,也成為個體確認自身社會地位和身份感的最基礎也是最強硬的支撐。然而,教師的收入卻始終處於較低的水平,很多教師在調查中[1]表示,“收入低是他們不喜歡教師職業和產生離職念頭的首要原因”。伴隨社會貧富差距的增大,通過社會比較而產生的“卑微”的身份感,成為教師內心難言的傷痛。這種體驗在男教師身上更加強烈和明顯。在調查中很多男教師講述了同樣的情景或細節——請客吃飯,即將付款時的尷尬和無奈,想像別人一樣大方闊綽地請客,卻無奈囊中羞澀,那點尊嚴和麵子可憐得無從拾起。所以,很多男教師會因為“交往不起”“怕受刺激”而逃避人際交往,而結果卻是“職業生活太過封閉”,反過來又成為他們不喜歡教師職業的另外一個理由。可見,經濟基礎是社會交往的前提條件,經濟資本的充分占有是建立社會身份感的物質保證。因此,經濟收入上的低微所造成的創傷性的心理體驗直接傷害到教師的自我認同感,進而產生一種“身份的焦慮”。這種焦慮是一種擔憂。“擔憂我們處在無法與社會設定的成功典範保持一致的危險中,從而被奪去尊嚴和尊重,這種擔憂的破壞力足以摧毀我們生活的鬆緊度,以及擔憂我們當下所處的社會等級過於平庸,或者會墮至更低的等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