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興起的社會重建主義教師教育思想在40年代繼續發展,表現為伊利諾伊大學教育學院的教育學者領導的教育社會基礎運動。隨著社會曆史條件的變化,社會重建主義教師教育思想盡管延續原來的批判立場,但已不如20世紀前期的觀點激進,並隨著教育社會基礎運動的衰落而消失。美國五六十年代的社會發展,民權運動和女性主義運動風起雲湧,催生出多元文化教師教育思想和女性主義教師教育思想。這兩種教師教育思想成為“二戰”後到70年代末這一曆史時期社會取向教師教育思想新的代表。
一、社會重建主義教師教育思想的發展與衰落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由哥倫比亞教師學院的教員所倡導的社會重建主義教師教育思想在40年代後期和50年代,轉移到伊利諾伊大學繼續發展,形成伊利諾伊大學教育社會基礎小組。該小組成員大部分畢業於哥倫比亞教師學院,他們繼承了教師學院社會基礎小組的批判傳統,認為如果教師教育缺乏對學校在社會中所處地位的嚴格研究,沒有對學校和社會互動關係的理解,未來教師就不可能認識到他們所做的教育選擇中所蘊涵的社會意義。
(一)伊利諾伊大學教育社會基礎小組的教師教育理念
1.界定“教育的社會基礎”
20世紀40年代後期,全國範圍內的一些教師教育項目開始將“社會基礎”課程作為其項目內容。但是,這樣的課程究竟包括哪些內容卻並沒有清晰的界定,因此這些課程的內容差別很大。一方麵“社會基礎”(social Foundations)這一術語常常被用於一個寬泛的、集合性的意義上,特指“非心理學”的基礎領域。在這個意義上,它包括教育曆史、比較教育、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人類學和教育經濟學。另一方麵是由於“社會基礎”領域相對來說比較新、不穩定,在很多教師培訓機構並不將它作為獨立的學科來講授。伊利諾伊大學教育曆史、比較、哲學和社會基礎部(Division of Historical,Comparative,Philosophical,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的教員從1947年開始重視研究這個問題。他們於1951年發表名為《教育的理論基礎》(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的報告,試圖澄清“教育的社會基礎”這一概念的含義,並將該報告作為伊利諾伊大學教育基礎課程教學的重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