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業要發展,改革創新是其根本的動力。教育優先發展,育人為本,促進公平,提高質量都需要通過改革創新來實現。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必須堅持改革創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辦學體製改革,深化教育管理體製改革,加強教育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消除製約教育發展和創新體製機製障礙,全麵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的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教育體製機製。”[19]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是依靠不斷的改革創新而發展的。1985年,中共中央頒布了《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就如何開展教育體製改革做出了係統的安排,自此以後,“教育改革”就成為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推手,成為整個國家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9月8日,江澤民同誌在北京師範大學建校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首次明確提出“教育創新”的概念,係統地闡述了關於“教育創新”的思想,提出“教育創新,與理論創新、製度創新和科技創新一樣,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還要為各方麵的創新工作提供知識和人才基礎”。“教育創新”成為整個國家創新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新時期深化教育改革、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一)改革創新是時代進步對於教育事業提出的必要要求
教育事業既擔負著傳承人類文明的重任,又要為未來培養新一代的公民。教育工作的內容和效果都具有滯後性,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正是由於教育工作內容與教育效果的滯後性,教育體係本身也具有某種程度上的“保守性”——比起其他社會領域的變化來說,教育體係本身的變化是比較緩慢的,從教育觀念到教育體製,從課程設置到教學方法,從評價方式到管理模式,經常性地與其他社會領域的變革發展不協調,甚至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適應。在一個社會變化比較緩慢的時代,這種教育係統與其他社會係統之間的不協調、不適應不太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甚至可能為人們所忽視;但是在一個快速變化的社會,這種不協調、不適應是顯得尤其明顯,教育係統容易受到社會的廣泛批評和責備。由此而來,社會上要求教育改革和創新的呼聲也就越來越高;從教育係統內部來說,教育改革創新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從這個角度來說,改革創新是時代進步對於教育事業提出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