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解讀

一、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係

字體:16+-

《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麵臨著比較繁重和緊迫的任務,要以培養機製改革為重點,鼓勵各個地方和學校大膽探索和試驗,加強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步伐;要尊重教育規律,努力創新辦學體製、管理體製、人才培養體製、培養模式,建立現代學校製度,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係。教育體係是由各級各類正規與非正規教育機構所組成的教育係統,是一個國家教育事業的主體。現代教育體係是指與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發展相適應並能夠滿足和支持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事業發展需要的教育體係,是充分地體現教育現代性特征的教育體係。現代教育體係在中國的表現形式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係,該體係從性質上說,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又必須堅持明確的“社會主義方向”。構建具有上述性質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係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和光榮的事業。

(一)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係是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曆史性任務

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民族,早在西周時期就出現了比較完備的官學係統,漢代以後則形成了官學與私學並存的教育體係,隋唐之後又出現了“書院”這種特殊形式和特殊性質的教育機構,加上整個封建社會一直重視的“社學”,構成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教育體係,擔負著為曆朝曆代培養人才和進行社會教化的功能,為傳統文化的積澱、傳承和創新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19世紀中葉以來,隨著西方社會現代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國社會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這個以整個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社會製度和文化傳統為基礎的傳統教育體係日益顯現出它的不適應性,引發政府內部和社會各界的不滿,係統的教育革新勢在必行。晚清政府頒布的1902—1904年學製、辛亥革命之後國民政府頒布的1912年學製、1922年由一些留學歸國學者所主導的學製,都是這種革新努力在製度層麵上的表現。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一些著名教育家所開展的“鄉村教育運動”“職業教育運動”“科學教育運動”以及“道爾頓製實驗”等形形色色的教育實驗,也是從實踐方麵探索現代教育的性質、功能、體製和培養模式,極大地豐富了近代中國社會對現代教育的認識,但那時候還遠遠談不上一個現代教育體係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