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繼續教育體製機製,是《教育規劃綱要》對大力發展繼續教育所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當下我國改革和發展繼續教育的關鍵所在。
(一)我國現行繼續教育管理體製和發展機製存在的問題
1.既往條塊分割的繼續教育管理體製,不利於繼續教育的整體推進和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央和各級政府各部門的領導和全社會的積極推動下,我國繼續教育蓬勃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從業人員的知識、技能水平和人才培養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我國既往繼續教育的發展也遇到了一些難題,首當其衝的便是體製性障礙。這主要表現為全國和各個地區對繼續教育缺乏全局性的統籌、協調機構以及有效的推進機製。由於培訓和繼續教育涉及各個部門、各個領域和所有社會成員,繼續教育管理上存在部門分割、資源分散、重複建設等浪費和低效現象;尤其在繼續教育行政權的行使上,主體分散,教育行政部門以外的其他行政部門承擔了大量的繼續教育行政管理職能,致使政出多門,教育行政部門難於做到統籌規劃和管理,確保繼續教育事業協調發展。
我國當前繼續教育行政管理一體化體製尚未形成,從中央到省、市、地等的各級管理體製均屬多頭管理,要麽大家管,要麽大家都不管。為使其職責明確,繼續教育的行政管理體製應首先由國家級抓起,強化科技業務、科技隊伍和繼續教育管理一體化的管理體製,並相繼由上而下地健全和完善這種體製。
2.尚未建立完善的繼續教育激勵與發展機製,製約著繼續教育的良性發展
世界上很多國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繼續教育激勵與發展機製,激勵人們積極參與繼續教育。挪威從1999年開始,嚐試建立麵向個人的繼續教育評價和認證體係——通過筆試、麵試、自我評價和工作實踐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對勞動者進行的非正規、非正式學習進行認證,經過認證的學分可作為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學分。2007年,挪威建立了個人認證權利和機會框架。有6000多人通過對非正式和非正規學習成果認證和一個短期的培訓取得了高中水平的正式資格證書;10000多名缺乏正式資格證書的成人通過提供以前學習檔案獲得了進入高等教育機構的一個學習課程。韓國於2000年建立了“學分銀行體係”,探索將正規教育之外的學習成果進行認定並授予學分,當個人被認定學分積累到規定要求數目時,就可授予學習者相應學曆資格,並為此創設了“終身教育士”稱號,明確了對終身教育的學分進行認證的規則。[49]美國通過學分製度對多種與繼續教育相關的課程予以承認和轉換,很多社區學院都承認把學生入校之前的工作經驗折合成相應的經驗學分,一定數量的經驗學分可用於申請副學士學位;有些院校承認終身學習計劃學分,等同於學院水平的課程學分;也有些教育機構在探索建立一套專門的評估程序,以確認學生通過先前的學習是否獲得了相應的資格和能力。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嚐試建立一種以能力為本、學曆資格與職業資格相互溝通的新的資格體係。這種新的資格體係全麵整合各級普通教育、職業教育乃至高級職業培訓的課程、評估和資格認證,建立起了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證書的等值和互換機製,既有利於學生的連續教育,又為分階段的繼續教育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