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解讀

二、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全麵提高普通高中生綜合素質

字體:16+-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麵推進,在實施新課程的地區(學校),普通高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批判與反思精神得到鼓勵;責任感和合作能力有了較明顯的提高。但是,在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目標方麵,尤其是普通高中的人才培養模式,趨同現象還是普遍存在。學生缺少自主發展的選擇和可能,拔尖創新人才難以脫穎而出。沒有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目標的多樣化,就不能實行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因此,基於高中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體係中的關鍵地位以及我國當前社會發展對拔尖創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全社會都應當關注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讓不同天賦和不同誌向的學生都能得到合適的發展,全麵提高普通高中生的綜合素質。

(一)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全麵落實課程方案,保證學生全麵完成國家規定的文理等各門課程的學習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麵推進過程中,學校生活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局麵正在形成;引導學生樂於探究、主動參與、勤於動手成為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共識。新課程改革在顯示強大生命力的同時,在課程方麵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過分注重書本知識,課程體係尚不夠科學和完善,課程落實方案和管理製度有待細化和落實,學校的課程資源開發環境開放程度不夠等。為保證課程改革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應該全方位地對影響課程改革的重大理論與實際問題開展研究,全麵落實課程方案。

第一,普通高中教育要全麵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麵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合格公民。建立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普通高中課程體係,規定高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課時數,倡導普通高中的研究性學習,對學生藝術素質、身心發展素質提出明確要求,保證學生全麵完成國家規定的文理等各門課程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