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解讀

一、推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字體:16+-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體現教育公平、全麵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規劃綱要》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義務教育的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

(一)問題提出的針對性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針對義務教育中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提出來的,體現的是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原則。義務教育普及是解決適齡青少年“有學上”的問題,而均衡發展則是解決他們“上好學”的問題。

中國由於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各地的經濟發展不均衡,使得義務教育的資源配置在城鄉、區域以及學校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發展極不均衡。

一是義務教育發展呈現地域間的非均衡狀態。近幾年來,京津滬等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已經接近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而在中西部欠發達省區,尤其是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及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普九”的任務尚未完成。西部九省區實現“兩基”的人口覆蓋率隻有52%,青壯年文盲率居高不下,並且這種不均衡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麵還有擴大的趨勢,嚴重影響了教育公平的實現。

二是義務教育發展呈現城鄉間的非均衡狀態。曆史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化結構,造成城鄉教育發展之間的差距。雖然近些年來,國家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但是城鄉教育發展的現實差距依然存在。

三是義務教育發展呈現校際間的非均衡狀態。目前在我國的義務教育中,存在著重點校與非重點校、示範校與非示範校、實驗校與非實驗校的類型區別。這些重點校、示範校、實驗校並非一定能培養出全麵發展的英才,卻掠奪普通學校和薄弱學校的辦學資源。這不僅影響了社會公正,而且還誘發了教育亂收費、擇校等一係列問題,阻礙了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義務教育作為一種主要由政府提供的純公共產品,必須把公平性作為其實施的一項重要原則,而均衡發展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