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我國文化經濟發展現狀的總體判斷
(一)發展速度快,規模和效益提升潛力大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文化服務貿易出口總體上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十一五”期間我國文化出口全麵提速。2001年到2010年,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規模分別增長了2.8倍和8.7倍,圖書版權進出口比例從2003年的9∶1下降到2010年的3∶1。《2010創意經濟報告》顯示,2008年我國創意經濟產品出口值達848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20.8%,位居世界第一。而《2010年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指出,2009年堪稱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轉型之年”。在宏觀經濟複蘇的大背景下,文化產業在多數領域實現了超常增長,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最為亮眼的領域。國際金融危機凸顯了文化產業的特殊優勢,文化產業已經登上了國家戰略性產業的位置。[1]雖然依據數據資料或許我們可以認定我國文化產業近幾年發展快,產值總量大,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尚稱不上文化經濟強國,起碼在打造大型文化集團,甚至跨國文化公司,在產業集聚、集群發展,規模與範圍經濟的獲得以及產業效益、效率的提升方麵還有很大空間,發展潛力巨大。
(二)發展不平衡,國內外市場拓展空間大
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4 000美元,但2009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僅為GDP的2.5%左右,相比於美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27%,英國的11%,我國的文化消費需求還遠未得到釋放,產業發展前景廣闊。[2]就目前狀況看,我國文化產業雖然發展快,但麵對廣闊的國內外市場,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我國三大都市經濟圈、東南沿海成為我國文化產業及對外文化貿易領先地區,而文化資源豐富的內地卻顯得落後。我國文化經濟空間及部門發展不平衡將會製約統一文化市場的形成和資源在更廣闊範圍內的配置,最終將影響文化經濟發展水平的總體提升。